新冠肺炎疫情在地球上消失的时间不确定,我们应该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

更新时间:2022-10-29

疫情心理咨询师:新冠肺炎疫情在地球上消失的时间不确定,我们应该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在第十期栏目里,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作主讲嘉宾。

查看详情

心理学知识:微笑,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更新时间:2022-10-16

心理学知识:微笑,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我们会因很多原因而笑,缓和气氛、表达关切、嘲弄、讽刺等,且微笑的刻板感受主要是温暖的、治愈的。而研究发现,微笑不仅有分类,还与权力有关。

查看详情

什么是情绪性饥饿?我为什么总是感觉饿

更新时间:2022-10-16

我为什么总是感觉饿?可能是情绪性饥饿
当我知道自己不饿,却仍然想吃些什么;当我渴望某些特定食物,而非灵活性的进食;当上一秒我还在工作,下一秒饥饿就突然来袭且非常迫切,以至于我想立刻马上吃到想吃的食物时。这种食欲可能来源于情绪性饥饿,而非生理性饥饿。

查看详情

心理学家:笑容,展现不同的心灵风景

更新时间:2022-10-07

心理学家:笑容,展现不同的心灵风景,心理学家们发现,笑,不只是人类幽默感的体现,还是人类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之一。

你知道吗?每个人的笑容其实是在展现他心灵的风景,还与他的性格有一些关系呢!

查看详情

如何从眼睛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教你通过看眼睛了解一个人内心

更新时间:2022-10-01

如何从眼睛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教你通过看眼睛了解一个人内心,在与别人面对面交流过程中,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明显的信号,对双方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天真无邪的孩子,目光是清澈明亮的;心怀不轨的人,眼睛是混浊不正。所以大家常把眼睛比作心灵之窗。

查看详情

7种易怒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9-26

7种易怒的思维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宾(Thomas  J. Harbin)总结了73. 过分概括:种易愤怒的不良的认知模式/思维过程:
1. 读心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2. 非黑即白3. 过分概括4. 选择性概括5. 灾难化6. 个人化7. 情感推理

查看详情

国庆场·结构性文化动力团体 | 招募中

更新时间:2022-09-22

国庆场·结构性文化动力团体 | 招募中
在历史文化里,不论是母慈子孝,亦或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关于家庭关系、亲密关系、就业发展好像更倾向我与家族的取舍,步履艰难,而不重要的是,我作为一个独立、自由、完整个人的选择。
在现代文化里,文化本身多元了,且上面的的关系有了些变化,好像我们与家族间有了空间,所以一面要尝试学着协调关系的变化,还有接受周围的多元化,另一面要努力探索有关自己的内容。

查看详情

妈妈为什么爱唠叨孩子,妈妈爱唠叨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吴和鸣

更新时间:2022-09-18

亲子关系咨询:吴和鸣:妈妈为什么爱唠叨孩子,妈妈爱唠叨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孩子长大了,就开始烦妈妈了,小时候粘着妈妈,妈妈走到哪就跟到哪,像个跟屁虫,长大了就不同了,要用力把妈妈推开。把门关着,不让妈妈进来,原因之一,就是烦妈妈唠叨,可当妈的明知道唠叨惹孩子烦,讨人嫌,但就是改不了。一张嘴似乎搁在孩子身上,唠叨起来没完没了。

查看详情

大人说话为什么孩子总插嘴呢?避免对孩子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

更新时间:2022-09-12

大人说话为什么孩子总插嘴呢?避免对孩子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
当大人在吵架,尤其是为孩子的事情发生争执时,孩子如果插话,大人经常会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

大人对孩子说这句话时,本意可能是不愿让孩子参与进来。但这句话让孩子听到,孩子会感到很委屈“明明在说我的事,却不让我说话,而且还那么凶”。

查看详情

不要对孩子说“他打你,你怎么不打他?” | 同成长 少年赢

更新时间:2022-09-04


儿童心理咨询:不要对孩子说“他打你,你怎么不打他?” | 同成长 少年赢

查看详情

共1034条记录   上一页1... 262728293031...104下一页


友情链接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