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纠结“谁付出更多”?| 亲密关系里,双向奔赴的真相

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渴望一段“完全公平”的关系。但当这个期望落上现实,失望往往也随之而来。


很多伴侣在倾诉对关系的不满时,常常会脱口而出:“这太不公平了!”


这种感受完全可以理解。


我们都希望关系是公平的——所谓公平,就是关系中所有美好的部分,双方都能平等享有;既然一切都平分了,自然也就没有抱怨的理由。


公平意味着没有偏袒,没有歧视,它站在“不公”的对立面。


如果“不公平”是坏的,那“公平”自然就是好的——追求一段美好的关系,谁会反对呢?



在和许多伴侣工作后,我在想,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看看,或许会将关系中的挑战阻碍转化为促进理解的阶梯:关系就像生活本身,它从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


那些关于强求公平的念头,反而会为对关系的失望埋下种子。


关系之所以难以公平,或许核心在于人天生就是不同的。


● 你可能会抱怨,为什么家务活大多是自己承担,对方却很少分担,觉得这不公平。


实际情况也许是:比起伴侣,你本身更享受烹饪和整理的乐趣,也可能更擅长于此,甚至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打理。

说得更直接些——你的伴侣可能压根就不喜欢做饭。


● 你可能会抱怨,为什么家庭财务的大决策总是由伴侣主导,觉得这不公平。


真相或许是:对方在理财方面确实更有经验和知识,如果我们自己来处理,未必能做出同样明智的选择。


甚至在内心深处,你可能暗自庆幸,对方愿意主动打理这个你不太感兴趣的领域。



● 你可能会抱怨,亲密生活总是由对方的意愿主导,觉得这不公平。


实际情况可能是:你的生理需求本身就更旺盛,渴望更频繁的亲密;


而对方的需求水平在健康范围之内,只是不如你那么强烈而已。


● 你可能会抱怨,伴侣总是过度安排你们的社交行程,觉得这不公平。


也许是因为:对方天生比你更爱社交、更乐于组织聚会、更擅长时间管理。


如果没有TA的张罗,你可能很少会主动联系朋友,甚至可能迟到或干脆忘记之前的聚会约定。



一段关系由两个人共同组成,两人加起来是100%,但这100%的贡献,从来不是在每个领域都平均分配的。


伴侣中的我们我们就像两块拼图,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画面。但彼此咬合的那部分,形状、大小本就不同。


而或许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正在感到关系中“不公平”时,或许解决之道并非强行把每件事都调整到一人一半的“绝对公平”——追求这种形式上的公平,注定是一场徒劳。


我们真正或许应该投注的精力的事在关系当中的理解和接纳:接纳关系中本就难以避免的不公平,明白这不仅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


当你心里再次响起“这不公平”的声音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所纠结的这件事,是否真的必须公平?


很多时候,当我们放下对“绝对公平”的执念,转而关注彼此的付出、体谅对方的差异,关系反而会走向更健康、更包容的方向——因为好的关系,不是锱铢必较的等价交换,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彼此扶持,双向奔赴。



有些时候可能你会发现:

在你的亲密关系中不断重复相似矛盾

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曾经的父母

而在亲密关系之外,

在职场关系中也总是陷入同样的人际瓶颈


这些现实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困境。

它们很可能是来自你原生家庭的“隐秘回声”,

是家族潜意识的能量在你生命中的显现。

 



推荐咨询师

朱悦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