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你一定遇见过但是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学效应

随着心理学渗透进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一定已经知道了许多心理学效应:会爱上犯罪者的【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越多反而越没有人伸出援手的【旁观者效应】、总是会忍不住相信星座书上分析的【巴纳姆效应】……今天让我们看看一些是肯定遇见过,但是却没有意识到的那些心理学效应吧~了解、掌握、运用它们的话,可是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帮助和改变哦~

 

1、人生来就是自恋的!——姓名字母效应

 

根据内隐自大理论,人们会更加喜欢那些和自己相关的事物。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和自己的名字字母或者生日数字有某种联系的事物。不管是选择居住的城市、从事的职业或者只是普通的购物,都会无一例外地受到内隐自大的影响。

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所有的字母当中,人们会更喜欢自己名字里所包含的那些字母,尤其是对姓名中首字母的偏好会更加明显,这种效应被称为姓名字母效应。想想看,你有没有中枪?

2、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说我帅——鸡尾酒效应

 

你喜欢你自己的名字吗?有研究指出,我们对自己名字的喜爱比别人如何看待它更为重要。

姓名作为我们最具代表性的标签,对于我们的意义和重要性都非常巨大。姓名与自我紧密相连,被看做自我的延伸。有学者就发现了鸡尾酒效应:即使是在在嘈杂的场合中,一个人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也能捕捉到背后有人提及他的名字。这说明了无论是否在注意范围内,姓名都能进入个体的认知并产生一定的意义和反应。

3、诶诶诶,我怎么就喜欢上你了——曝光效应

 

你为什么会选择某个品牌的商品,你为什么会喜欢上某个人?曝光效应也许可以部分解释这一现象。人类会偏好那些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出现得越频繁,我们就越可能会喜欢上他们。因为熟悉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安全。

扎荣茨(Zajonc)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群人观看某校的毕业纪念册,并且肯定受试者不认识毕业纪念册里出现的任何一个人;看完毕业纪念册之后再请他们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在毕业纪念册里出现次数愈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就愈高;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他把这个现象称为“单纯曝光效果”。

 

4、你会喜欢那些喜欢你的人——恋爱补偿效应

 

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你知道某人喜欢你,而你又不讨厌TA,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就喜欢上对方了。这其实是一种人际补偿效应

人类大体上是互利互惠的一种动物,这种互惠趋向来自于漫长的进化。简言之,人类,甚至很多其他生物,都对社交信号很敏感,如果有个人喜欢我,我会感觉到我受到了某种认同。人大体上喜欢被认同的感觉,因此也会多多少少喜欢能增加自己认同感的人(和事)。或者至少,因为TA喜欢我,我感觉TA至少不会伤害我,跟TA在一起很舒服。

因为对方的喜欢,一来会提升你的自信/自尊/自爱/自我认同,让你很舒服,因此你对TA也有好感;二来,这种好感加深了你了解对方的欲望,进一步增加了两个人相互了解、相互亲近的可能性,为爱情或者更亲密的友情打下了基础。

5、你又被导购坑啦——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如果导购先带顾客看一些价格昂贵的商品(比如价格5000的手机),然后再看一些相对便宜的商品(比如1999的手机,虽然性价比可能并不是真的很高),那顾客就会更容易觉得1999的手机好便宜哦从而提高购买率。

6、哪种人最讨人喜欢?——出丑效应

“出丑效应”是指,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比如打翻咖啡杯这样的细节,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理感觉到他很真诚,值得信任。而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无缺,我们从外面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够真实,恰恰会降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缺点的。生活中有不少比较完美精明的人。其实,这种完美往往是外在的表演,这样就未必讨人喜欢了。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

所以最讨人喜欢的是那些精明而小有缺点的人,貌似完美无缺的人在不经意中犯个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让人觉得他和大家一样有缺点,因为他显露出了平凡的一面而使周围的人都感到了安全。

 

7、你就是我的白月光呀——蔡格尼克效应

为什么初恋总是难以忘怀?为什么对于那些没有好结局的感情总是念念不忘?蔡格尼克效应给出了答案: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那些“不成功的”、“不圆满的”初恋正是由于其未完成性而刻骨铭心。

8、无知比知识更能带来自信——达克效应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不是总遇到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自以为聪明、幽默、能力很强,往往真实能力却和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差之千里。相反,一些真正厉害的人却总是显得非常谦虚。

事实上,有心理学实验早已在1999年证明,正是那些表现不佳的人,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缺点。这被称为达克效应: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表现为“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本身的无知”。他们因而沉浸于虚幻的优越感中,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但是一个人只有真的具备某种能力,真的了解这项能力是什么,才有办法对自己是否掌握这种能力做出精确的评估。所以那些不具备能力的人,因为不了解这个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欠缺。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是因为错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有能力的人,则是因为错误高估了其他人的能力。

9、咦……我刚刚想干什么来着——门口效应

我们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准备去房间或者上楼拿某样东西,结果在走进房间的一瞬间突然脑子断片,忘记了自己到底是准备干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个房间;或者有时候打开冰箱,伸出手之后却忘了自己本来要拿什么;在与朋友交谈时,也会突然忘了自己本来想说什么,“咦我刚刚想说什么来着?”朋友也会一脸懵逼:“我怎么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们很容易把这种情况归咎为记忆力下降或者年龄增大,更敏感一点的人在频繁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

我们需要怪罪的是门——研究发现在走进房间通过房间的门时,这个门清空我们的大脑,从而导致了我们的“失忆”。这个效应就叫做门口效应。“门口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物理、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来到不同的房间,想着不同的事情。总而言之,这不是老年痴呆!这是正常的!

 

10、猫猫这么可爱,为什么要踢它!——踢猫效应

你也许听过这个故事:董事长超速驾驶被警察开罚单还是误了时间。这位愤怒的老董回到办公室,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对秘书横挑不是竖挑错。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一肚子气地找接线员的茬儿。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踢猫效应,也被称为踢猫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过程,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踢猫效应的核心提示是人情绪会随环境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当不好的事情使自己情绪变坏时,要在潜意识中控制自我的情绪,不要将这些不良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让他人产生和你一样的不良感觉。

周二

小院实验室】和你不见不散~

带你用科学的方式了解有趣而脑洞大开的心理科学

有什么想看的东西也非常欢迎告诉我们!

欢迎关注慧心荣德北京心理咨询公众号:huixinrongde

 


推荐咨询师

徐凯文博士

布菲

磊淼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