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承担责任?父母避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是人格障碍的发展跟后天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直接的关系。
快来看看作为父母,我们是否不合理的养育方式,导致我们的“爱”走向了反向。

1

不允许孩子

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

····

····

出于对孩子的同情和关爱,许多家长都会免去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

举个例子来讲,比如一个儿童要求他的家长给他换一部新手机,但家长说他的手机还能用。于是,孩子就把自己的手机摔在地上,并告诉家长这手机现在用不了,来让家长买一部新手机来满足自己。
此外,相信有家长都可能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类似的情况。
爸爸:小明,我从学校听说你数学不及格。怎么回事?
小明:老师太坏了,他恨我。
爸爸:你做了什么让他生你的气?
小明:他讨厌所有的男孩,更喜欢女孩。
爸爸:你应该和他谈谈你的数学困难。
小明:可他不喜欢男生。他只会把我打发走的。
爸爸:好的。我这就去和班主任谈谈,让他给你换个班。
在和班主任交涉后,爸爸发现原来小明一直都没能完成家庭作业,而且因此挂科了。
若这位爸爸无论如何也要让班主任给孩子换个班,其实是在盲目地保护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去为自己不写作业、挂科、责怪老师这些行为负责任。
爸爸溺爱和包庇只会更加强化和鼓励小明的这种应对问题的方式。
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做更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
首先,应该是爸爸明确地告诉小明,他要为这件事的结果负责。

小明:爸爸,你改了我的数学课吗?

爸爸:孩子,在我见到你的班主任之前,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从来没有交过作业?

小明:哦,那你现在开始怪我了?

爸爸:我只是想弄明白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小明:我告诉过你老师恨我。

爸爸:为什么这会成为阻碍你去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借口?

小明:所以你给我换课了吗?

爸爸:不,你和我要去见你的老师和校长,我们来一起想好下一步怎么办。

小明显然不喜欢这样的对话,因为这不是他期盼的结果。
但是有了这样的对话,小明有机会明白他需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并且学会如何寻找补救问题的方式。这个过程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2

鼓励逃避

····

····

····

保护孩子免受一些痛苦和伤害时,家长会鼓励孩子进走“捷径”,常见的有过度给孩子走后门、开绿色通道等方式。
孩子不喜欢坐校车或者公共交通,需要家长接送。而孩子不喜欢校车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校车司机,不喜欢和某位同学相处,或者单纯是因为不喜欢巴士。
过度的满足孩子的请求相当于告诉他,他没有能力去忍受不舒适和不被接受,可同龄人却可以忍受。他们开始形成一种没有心理灵活性的,无法在不同于“我”想要或习惯的环境中生活并有所作为。

家长可参考的方式,是去鼓励孩子尝试改变情况本身,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减少不适感去适应。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换一班车,或者换一个座位的方式,也可以告诉孩子把坐校车当作补个懒觉的机会,或者是一种额外学习的时间来帮助孩子改变不合理的看法。

3

强化“我是受害者”的观念

····

····

····

为了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有父母在孩子受到伤害时为了支持孩子,很容易过度确认他所受的伤害。实际上,这会强化他们“我是受害者”的意识。
当小美没有获得舞蹈比赛冠军时,妈妈告诉她说:“不是宝贝跳得不如别人,只是评委们更偏心那些人罢了。他们才不知道你到底有多棒呢。”
这样的方式会让小美感觉自己受到了欺负或歧视,而不是平静地接受其他女孩在选拔赛中表现比她好的可能性。

强烈的受害者意识会增加孩子的无助感和被伤害的感觉。这些感觉会对他们自尊心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教会他们去害怕提防其他人和事。
文章中讨论的育儿方式通常都是由于父母爱孩子,因为父母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最大利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也正因如此,父母的“爱”更要适当的平衡。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下根据自家孩子的模样爱着孩子,他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沉迷游戏心理咨询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培训   高考心理辅导  北京EAP咨询



推荐咨询师

布菲

朱悦

洪颖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