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为什么老年人比年轻人容易上当受骗?

文/张昕

×××

“转发功德无量!鸟巢要开慈善富民大会,来京参会者交通食宿费可报销,还可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

每每看到这种真·无可信度的谣言,我都忍不住感慨“这届传谣的真是群废物!”

然而,就是这样一眼假的新闻,就在警察哥哥都大力出动的情况下,神也不能阻挡老人们想上当的心。

“我都告诉你是假的了/都已经辟谣了,为啥你们就不听呢?”

你看,你们还是图森破图拿衣服,看来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了。别把骗子想得太简单,人家是专业的,他们的目标受众本来就是老人而不是你;同时,也别太高估辟谣的效果了(如果辟谣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什么……)

老年人会相信谣言,并且相信以后你怎么也劝不了他。这正应了那句古话:“不孝有三,辟谣为大”。这些现象涉及了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老年人的信任

为何老年人易轻信?

可能是脑岛(不是脑洞)在作怪。

信任的差异其实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出现了。2012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有一篇文章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了这个问题——当老年人和年轻人同时看到陌生人的面孔时,他们会如何判断这些人的可信程度。

研究者准备了30幅面孔(根据事先的打分,将这些图片分为10幅可信面孔,10幅中性面孔和10幅不可信面孔)。结果如下:

从图上可以看出,对于可信的面孔,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感受是差不多的;但面对不可信面孔时则出现了显著的年龄差异,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相信不可信的面孔。

该文同时还探讨了这一现象中的神经基础,结果他们在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中发现脑岛(更具体来说是Left Anterior Insula)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敲黑板!是脑岛(insula),不是脑洞。#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脑岛的功能包括对风险的评估、预测决策是否安全等。研究中发现,在面对不同面孔时,老年人脑岛激活更弱(如图)。

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初次与陌生人接触时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从一开始就比年轻人存在更多上当受骗风险。

我凭什么相信你?

看脸。

大家在和不熟悉的人接触时,往往遵循着“加减分原则”——Ta做了让我欣赏的事情(如:帮助我),加一分;做了让我不愉快的事(如:骗我),减一分。而我是否与他继续保持接触就在于我给他的评分高低。

但是!划重点:这个规律只对年轻人适用!因为老年人认知系统的衰退不支持他做这样复杂的加工(这牵涉到记忆系统更新问题)。

那么,年轻人的信任主要看“评分”,老年人看什么呢?看广告?看疗效?

答案是:看脸。

2016年日本学者Atsunobu Suzuki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中被试与一个假想伙伴进行多轮投资游戏。在实验中研究者对那个假象伙伴的两个变量进行了操纵:第一个是面孔的可信/不可信程度,第二个是其投资行为是否诚实(即他是否会骗你的钱)。被试的任务则是通过几次游戏中伙伴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继续对他投资。

翻译成人话就是:让长相可信的人做出欺骗行为,而让长相不可信的人做出诚实行为。

(比如《人民的名义》中这位大老虎级贪官,长着一副清似水明如镜不亚于纱罩万盏明灯的廉洁相,就极易获取老年人的信任。)

研究结果同样出现了有趣的年龄差异,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依照对手的行为来决定自己是否继续对他投资。但老年人则完全是看!脸!的!

他们是否继续对假想伙伴进行投资的决定因素就是那张面孔是否可信!(只要你看起来老实巴交,老年人就会一直相信你,哪怕你骗他们了)。决定“老年人是否信任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你是否长了一张值得信任的脸。

不转不是中国人!

情绪体验最重要。

在“鸟巢免费领钱”这则新闻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在心理学中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什么样的信息会令老年人这个群体买账?

骗子编造的谎言一点都不可信,为什么还有老年人前赴后继地上当?现在请大家跟我默念三遍下面这句话“老年人往往是不分析内容的!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中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年人阅读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知识,而在于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为了中国人过得更好!”“不转不是中国人!”“震惊!为了你的家人快转!”在这类信息传播的重灾区——这种能让老年人油然而生集体自豪感和被需要感但标题,微信遍地都是。

您的好友骗子已上线

我们应当怎么办?

有人以为,中国的老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被骗子抓住了贪小便宜的心理。这样说是不公平的,其实老年人上当受骗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即使在物质生活极大丰盛的帝国主义美国,也一样存在老人大量受骗的问题。目前的研究都集中在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年人的轻信,只有搞清楚了轻信的原因,可能才能进行相应干预。

以下有几点是可以借鉴的。

1)关注老年人决策中情绪的作用。从双加工模型来看,老年人决策更依赖情绪/经验,如何让情绪发挥其引导作用(其实第一点中边缘系统就有何重要的情绪功能)可能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例如Mikels等人在JEP上文章就发现,老年人关注自身情绪时的决策优度要好于关注细节时的决策。

2)相关部门的努力。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小额构不成犯罪,或者有人会说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但大家还是要注意,骗子们利用的是老年人的认知缺陷,所以我们无法完全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把问题简单化——更多立法是必要的!

3)最重要的一点:家人的参与,老年人更需求亲密情感。敲!黑!板!如果家人不能满足他们相应的需求,则会有其他人乘虚而入替代家人的作用,比如说,居家旅行必备的贴心好伙伴——骗子。

专业的骗子不会一上来就直接开骗,他们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获得信任。信任一旦建立,老年人就再也不会相信其他人了(即使他们被骗了,也会为骗子辩解)。就好像“鸟巢大会”这个骗局中,诈骗团伙组建了微信群,成员间以家人相称,一开始只是每天分享心灵鸡汤,学习小知识,还在群里进行线上虚拟升旗仪式,多么和谐,多么正能量!等到群成员成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再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行骗。看看骗子有多用心经营,比一句简单的辟谣走心多了。

所以最管用的防骗方法,还是要“常回家看看”。

×××

作者/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祝您生活愉快,如有中老年心理咨询相关问题,可以咨询我们,

咨询和预约电话

010-66531995、63485158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