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快看这是我爱豆!”—人为什么要追星?

中国人民有一个好习惯,喜欢将不相关的事情扯到一起,然后从中挖掘出道德内涵。例如,前一段时间出了两件喜事,一件是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另一件是明星黄晓明和Angelababy结束爱情长跑,完成大婚。本来都是令人开心的事,却有好事者写文章,重弹“明星贡献不如科学家大,却受到过多关注,体现社会价值观失衡”的老调。
科学界和娱乐界领域不同,评判标准也不同,硬要将其放到一起比较,当然是无稽之谈。其实纵观古今中外,明星受到追捧才是一种常态。在美国,偶像歌手贾斯汀?比伯的青少年粉丝团体比裂帛(Beliebers)声势浩大,俨然已成为社会公害。再往前追溯1000多年,美男子潘安每次驾车出行,都会引发女粉丝的疯狂围堵,连老奶奶也不能免俗,大家一起往他车里扔果子,每次都能带回满满一车。
可见,疯狂追星并非当今社会的病症,而是古已有之。那么问题来了:人究竟为什么会追星?
追星的本质: 一种类社会关系
从关系类型来看,追星族和明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类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所谓类社会关系,顾名思义,与正常的社会关系类似,都是存在于两个人之间。不过,在这种关系里,双方的位置是不对等的。一方可能情深意重,投入巨大心力;有研究显示,如果偶像明星去世,粉丝可能会体验到类似于丧偶或丧亲的感受。但是,关系中的另一方却浑然不觉,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这种不对等性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在类社会关系中,作为追逐的一方,不用担心被拒绝的风险;毕竟,从根本上讲,这种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幻想比现实更加可控。不过,这终究不是真正的关系,缺乏最关键的元素——互动性。一旦粉丝无法满足这种单向关系,想突破幻想与现实的界限,那么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多年前曾有轰动一时的案例,粉丝疯狂追星,一定要见到真人,最终逼得自己的父亲跳海自杀。
随着现代媒体工业的发展,包装明星的手法日趋成熟,其中一个常见的技巧,就是将追星这种类社会关系,伪装成真正的社会关系。例如,在真人秀节目中,我们围观明星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在模拟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露“真性情”;在微博之类社交媒体上,明星随便聊聊家长里短,生活琐事,心情好可能还会翻牌子回复一下粉丝。这些发展似乎拉近了粉丝和明星的距离,让明星从一个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过,追星的本质没有变,仍然是一种类社会关系;毕竟,你认识他(她),他(她)不认识你。
为什么要追星
既然追星本质上是一种虚幻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仍然会沉浸其中,乐此不疲?首先,从现实的层面讲,追星作为一种类社会关系,虽然存在种种不足,却至少能部分满足我们对于社交关系和归属感的基本需求。如果一个人在现实关系中屡屡遭遇挫折,就更有可能将追星作为一种弥补的手段。
其次,追根溯源,在进化心理学领域,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追星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根据这种假说,明星崇拜实际上反映了对于社会中成功者的学习。在远古的狩猎采集社会中,崇拜追捧的对象可能是斩获颇丰的猎手;向这样的成功者学习,可以为自己带来生存优势,这种行为模式因此得以被选择。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依然会追捧成功者,不过成功的标志变成了财富、地位与名声;而明星在这几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自然可能成为追捧的对象。
小追怡情,大追伤身
那么,追星到底是好是坏?这取决于你陷得有多深。有研究者将明星崇拜按程度强弱划分成了三个等级。最弱的叫做“娱乐-社会性”(entertainment-social)追星,这种追星族会关注明星的动向,并将其作为聊天的谈资;不过,这种追星主要满足的是娱乐价值,不会有太多情感投入,甚至可以丰富追星者自己的社交生活。
中等程度的追星叫做“强烈-个人性”(intense-personal)追星,其特点是与明星建立起了强烈的(单方向的)情感联系,如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灵魂伴侣,甚至可能有恋爱幻想。追星到这个程度,负面影响就开始显现出来,比如抑郁和焦虑水平较高,身心健康状况较差。
程度最强的叫“边缘-病态性”( Borderline-pathological)追星。顾名思义,这种程度的追星已经进入了病理学的范畴,会出现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和念头,比如愿意花重金购买一张偶像明星用过的纸巾。


推荐咨询师

布菲

吴兵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