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建议清除你头脑中的虚伪套话

最近上了一堂创意写作课。指导老师出手不凡,第一堂课就抛出了足以令我铭记终生的金句:清除你头脑中的虚伪套话。

什么是头脑中的虚伪套话?

和你没关系的,跟风学来的,言不由衷的,信息不实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虚伪矫情矫揉做作的......凡此种种,都可算得上是虚伪套话。

头脑中的虚伪套话来自于哪里呢?

以我自己为例。记得许多年前,我读一位前辈的文章,见她用“激赏”来表达对一个人的欣赏,顿时觉得这个词很新鲜,很牛,于是套过来使用,那是刚开始写博客的日子,在小情小调的文章里总喜欢塞一个“激赏”进去。不过看起来总有些怪怪的,因为我其实到现在也不确定激赏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激烈地欣赏?我想,按时下身心灵的语汇来说,是我没有跟它建立“联结”。

联结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指的是一种关系:你和你所关注/描述的对象之间,发生了内心上的关系,Ta跟你之间有某种化学反应,甚至,是某种会心的微笑,柔和的感动。而有意思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说的话,写的字,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是一种惯性动作,和内心感受无关。不信,你想想,你是否真的明白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是否意识到你为什么这么说话,为什么这么写字?你写的,都是自己真心想说的,想表达的吗?

学习是怎么发生的?一般来自于模仿。我们模仿我们喜欢的,我们觉得牛逼的。偶像的某个姿势,手指根夹香烟的动作,高冷的神情……模仿常常充满虚荣心。好像看到一件新衣裳,抓过来套在自己身上,哪怕其实身体觉得有点别扭不自在。我们如此不自信。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自我”,脑子里乱糟糟地充斥着别人的评价或目光。

嚓嚓嚓…..一些声响从指尖下键盘底部深处传来,我想或许它生病了,好像人老了的时候骨头不灵光了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它是在抱怨我的愚钝吗?我有些沮丧,我写不出有文采的句子,我想我应该去寻找一些看起来漂亮的,发着光的词汇,好显得我并非那么愚钝。

可我马上意识到,我又在找东西美化自己了。是的,就是这样。我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吗?我总要自己显得很“好”,装饰自己,或者修饰掉那些不美的东西。为什么?

某天。走在路上。一个衣着入时的女生,黑白豹纹的潮牌高邦鞋,英伦范儿笔挺的九分西裤,衬托出腿的修长;黑色小西装外套,露出白色的一截衬衫,宽松又干练,看上去像是很会打扮自己的时尚博主。她在等红绿灯,脸上是云淡风轻的疏离和自信。当下我第一个念头居然又是艳羡,哇,她真不错,我要是那样多好多好…….等等!不对!我觉得她美,那么我呢?我美吗?我的美是哪一种?多年来我一直会被某些我不具备的元素所吸引,却很少留意自己,肯定自己所选择的风格。

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自我”是怎么回事。我和太多平凡的人一样,很少会欣赏自己。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好,给所谓“好”一个标准定义,然后自认为离它千万里远。但,这个标准来自于哪里,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就稀里糊涂地接受了。

再回到写作课上,老师说的“丢掉虚伪的套话”。是的,我们常常想装饰自己,美化自己,所以套用一些看起来牛逼的词语;我们很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总是很顺从地接受了别人的说法和观点,变成了思想上的奴隶。所以,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如此弥足珍贵。说出自己真正有感觉的话,说出和自己的身体有关联的词汇。可能它们看起来很平凡,但,管它呢?那是我的,我的文字,我的表达。

任何装点都无法形成“我”,它们只构成了他者眼中暂时的碎片性记忆,然而,风暴的中心,“我”从未变过。

建立真实自我是个巨大而细腻的工程。很多人没有自我: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外部标准,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者决定,宁可选择一个安全、保险、符合“主流”的生活方式,背地里暗暗垂泪;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在人群里体会孤独;走着物质安全的路,渴望精神上的冒险,却迟迟无法行动......哪些人容易成为“英雄”引发话题?那些敢想敢做,不怕撞墙也不怕失败的人,也或者他们的词典里没有这些词,他们只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足以令自己觉得爽的事。即便结果依然很平淡,仿佛天空中飞过的鸟,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Who care?痕迹是给别人看的,展翅自由飞翔过才最重要。

说到底是你为谁而活?你怎么定义成功?

奇怪,这世界上人和人如此不同,每个生命都可以很精彩,可偏偏我们把“成功”的概念交给别人来定义,过着汲汲营营剧情雷同的人生。绝大多数人都是物质的奴隶。我们把人生的“成功”标准划定为物品拥有的多少上,有多少名牌包包,有几套不同地段的住房,有什么档次价位的汽车,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诸如此类。想想这辈子,苦苦奋斗一生,辛苦攒钱,购买到手一堆物品,然后撒手离去。我总觉得这样活着委实太卑微。

不幸的是,连自我都还没建立,却开口闭口谈“无我”。

学习身心灵课程的人越来越多。冷眼旁观,这些内容似乎成了许多人用来装扮自己生活的另一些牛逼的,有趣的游戏。身心灵语汇流利,张口闭口走出小我,连接高我,之类。其中不乏有透彻领悟的人,但更多是听来了太多玄乎语汇,读了太多灵性书籍,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越来越迷惑的人。

找到真实的自己,说自己有真切感受话的人,我更在意这个。《一代宗师》说的传神,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我们大多数人其实连天地都没有见过,更别说众生。生活是如此丰富、生动、变幻的过程,每一天的时光,宛如水流,蜿蜒前行,途径高低起伏,有戈壁,有山川,有大江大海,有沙漠丛林,视线两旁风景交迭,从不重复。有时候,我们悲伤,有时候,我们欣喜。可我们常常过早地把心灵、头脑、感受划入到某个固定的门类中去,不再好奇,不再“无知”,选择一种确定感,期待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真实的我”是什么?“真实的我”是怎么一回事?生命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而不急于得到一个答案,只是问,只是看?!



推荐咨询师

王中会

布菲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