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听自己还是听父母?对于填报志愿,我有这些话想说……

最近,亲友之间向我询问“你觉得哪个专业好”“该留在本地还是去大城市”的人多了起来,我意识到,一年一度的高考报志愿的时点到来了。
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我需要询问那些报志愿的年轻人的意愿、强项以及他们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些共通的部分,也是颇具争议的话题,我把它们整理在这里,供年轻人参考,也供年轻人的父母参考。
报志愿应该听谁的
这种事情谁说得最有道理?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还是听父母或老师的?抑或是跟要好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做决定?
首先,你需要了解外界的建议会通过两种方式来影响自己:
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在这种方式中,人们会注意他人建议是否符合事实,是否在逻辑上强有力。换句话说,我们重视建议的实质性内容,直捣黄龙。
外周路径(peripheral route):这种方式中人们会被信息之外的周边线索所吸引,比如提建议者的人格魅力、嗓音,ta的头衔等等。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个形象良好、看起来有些权威的人的建议,会更容易被我们采纳,而非建议本身的质量。
对于高考报志愿这类需要大量收集信息、仔细思考的决策,我认为第一种方式比较合适,但如果我们被焦躁不安的情绪所干扰,需要找一个强大的存在作为依托从而把本属于自己的决策权交出去的时候,就可能无法专注于他人建议的内容,转而采取了外周路径来评估他人的建议。
这时候这些建议可能就并不是符合事实的,它们可能包含很多凭空想象出来判断,或者是已经过时的经验,我们也无法借此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某个专业是否有发展前景,我认为最了解这一点的应当是那个领域的从业者,就如同父母最了解自己的职业,老师最了解教育行业,跳出自己的行业之外,人们的经验和判断力有时会大打折扣。
因此,报志愿的最佳顾问,应当是各行各业中相对应的从业者,能发动身边的关系去寻找与你心仪专业相关的人士,是最佳策略。
至于那些“志愿填报指南课”之类的,可能和“教你炒股发大财”的水准差不多,咨询培训行业的事情,倒是可以问他们,其余的就难说了。
应不应该追逐梦想
“我很后悔,没有报自己想学的专业,而是服从了父母的意志,现在做着不相干的工作。”“我很后悔,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报一个实用一点的专业,现在赚不到钱。”经受过这两种体验的人都很多,所以你看,遗憾不是那么容易避免的。
如果笼统地回答“报志愿时是否应该追逐梦想”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应该”,因为我觉得年轻人本该是内心有渴望、有好奇,想要去远方闯荡一番的人,更何况高考志愿是很多人人生中第一次要面对的重大的、自主的、需要对自己负责的状况,你本人的需求和意愿,在决策中占据最优先的级别。
不过,如果把这个问题仔细拆开来看,我认为还有几个部分至关重要,需要你自己来厘清。
第一,你的梦想包含什么成分
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在我高三毕业的时候,有同学问我“你是不是想拥有一家心理咨询公司”,当时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因为我无法回答,如果,我只是说如果,我想拥有一家心理咨询公司,那……我买一家心理咨询公司不就好了吗?就像买几个包、买一辆车一样,直接买一家。
这并不是在凡尔赛,一旦确定了梦想只是“拥有”的话,你就可以筹划从哪个领域里赚钱、要攒多少钱,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行情下出手买一家,由此梦想就被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可以定量分析和执行。
庸俗,但管用,实现梦想可以通过花钱,我可以去挣钱。然后,我就可以坐在公司明亮的窗前,喝着咖啡看着书,手边还趴着一只猫,享受自己拥有一家心理咨询公司的状态了。至于这家公司经营得如何,似乎跟我关系不大,因为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我已经【拥有】了。
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吗?显然不是呀,我追求的是自己的专长能在我喜欢的领域里大放异彩,建立实际的功业以及获得成就感,我的梦想里包含的是自我实现和成就需求,而不是通过拥有什么东西来享乐,我所做的是经营行为而非消费行为,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尽管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像。
我并不是说消费和享乐有什么问题,怕就怕分不清自己是在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建设一件事情,还是等待这件事情来满足自己、向其索取,这往往会令人既无心经营,也无法享受,还会时不时地产生“要是有一天我能____该多好”的感慨和遗憾。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你的梦想是“上哈佛大学”,那么这个目标包含很多种可能:
我妈熟读《哈佛女孩刘亦婷》,她也想让我成为那样;
我觉得进入哈佛大学,意味着我是一个学霸;
我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我的专业上不断精进;
我喜欢自由的学术环境;
……
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答案,但重要的是,你需要明确自己的梦想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以及促使你追逐它的本底动力究竟是什么。
第二,你所设想的,和实际情况有多大差异
我们小时候说“长大了我要成为____!”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被那个职业的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所吸引,我们向往他们美好的品质,或者觉得他们很酷。
但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你可能发现那个职业并非自己原本设想的那样,可能也会加班熬夜、会辛苦且枯燥,可能收入根本不值得自己的付出,或者是那个职业严重两级分化——行业头部的人十分光鲜,而其余人基本在底部徘徊。
针对这一点,我们需要拓展自己认知的宽度,或者至少给自己的设想容留一些不确定的空间,具体的方法同第一部分:发动身边的关系去问实际的从业者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我认为都是个人的抉择,这要看你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承担决策中的风险。
第三,追逐梦想的时机选择
高考志愿并非是追逐梦想的唯一方式,至于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什么样的自身条件下去追逐梦想,这个比“哪个专业有前景”要更难评估。
每个人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十几岁的时候就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成年后根据现实情况仅有小幅的调整;有的人大学毕业了也依然迷茫,但是在不同的职业中逐渐探索出了自身的喜好和专长。
所以,尽管选择合适的志愿有助于你趋近目标,但它也并不是实现理想的唯一方式,大学所在的城市、就读的专业、就读的院校(此三者排名分先后)都会在未来带给你不同的影响,当你掌握了更多的学识和信息时,再来制定新的目标,也并非不可尝试。
心理咨询是不是特别有前景
好啦,这下问到我们自己的专业领域了,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不推荐心理专业。
因为这个专业的热度太高了,近几年有大批的年轻人涌入心理专业,而实际的行业状况和市场容量,我认为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本专业的就业需求,我担忧数年后心理专业会成为新的“天坑专业”。
如果你对成为心理咨询师感兴趣,我会觉得这个职业有与医生相似的一面:它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高、成长周期长,那意味着你会有大量的前期投入。
而与医生不同的地方是,没有人为你搞定实习医院、规培、成为驻院医、接待患者等一系列流程,你需要了解行业的特点和规则,然后去自己搞定这全部的事情,这对刚刚毕业进入行业的人来说,难度着实不小。
所以,对于大多数“家里没矿”的同学而言,我只能给你泼一盆冷水。
最后,祝愿年轻人们,在你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能安然度过。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沉迷游戏心理咨询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培训   高考心理辅导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擅长处理--婚姻情感、亲子教育、家庭关系、情绪压力、个人成长、孩子厌学、职场人际、抑郁、焦虑、强迫、两性等方面心理问题。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如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些困惑,可以联系我们聊聊~



推荐咨询师

姜荷

武江

王琪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