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关于心理学心理咨询的书籍推荐,帮你了解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都是学习狂魔,4.23 世界读书日,今天你阅读了吗

有时和同行打趣,心理咨询师们都有“学习强迫症”,选择这个行业,几乎也就选择走上了终生学习的道路。

而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看书。相信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的印象里都包含了,安静的房间,舒适的躺椅,和塞得满满当当的书柜。

或许对心理咨询师而言,天天都是“读书日”吧。

今天,我们特意准备了10本有关心理咨询的书籍:

1-3是针对非专业人士的心理读物;

4-6是了解各流派的入门读物;

7-10是针对想要入行或者刚刚入行的新手咨询师们的入门参考书。

可以跳到你需要的部分去看~每个部分还有豆瓣网友的评论以及书摘,方便大家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01

《爱的艺术》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把它放在第一本推荐,是因为常常觉得我们都不会去爱——爱是能力,爱是艺术,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

也许对爱了解得越多,我们也才更能好好对待其他人吧。

书评

@人生无聊才读书

使我敬佩的,是弗洛姆谈论爱情时,所抱持的那种严肃、虔诚和专注的态度。而我们所真正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我敢说,对我们中的大部分而言,爱情最多只是人生的一个经验。它在特定的生活阶段发生,在特定的生命时期结束,而后就成为永久的记忆。大抵如此而已。它不是我们粗糙心灵的一抹永恒阳光,我们也不会把其上升到存在本体的角度去思考和关注。爱对我们永远只是一部分,卑微生活之可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懂得,爱情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阶段,而爱本身永远不是,或许,我们会活得更健康、美丽和可爱一些。

书摘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02

《了不起的我》

作者:陈海贤(动机在杭州)

一位从业13的心理咨询师,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与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结合,在书里提供了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这本书写得非常轻松,简洁,好读,在玄之又玄的心理学鸡汤书籍和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书籍之间的平衡把握得还蛮好。

书评

@鹿与汤

初读了一遍,在严肃理论和故事案例之间的分寸感把握极佳,或许因为脱胎于得到APP的课程,虽然页数很有分量,但是读来感受却并不沉重,更像是在被一个耐心而渊博的咨询师引导着在纸上进行着一场有趣的自我探索之旅。书里最让人觉得惊艳的,是一个又一个打破旧认知(至少是我自己的旧认知)、而且足够有力量的结论。书里的案例和分析并不难解,读一遍其实也就大体知道所以然了,但改变自己最难的,是如何真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每当要走回头路的时候,重新读读里面的结论,让心理学的大棒往脑门儿上敲一下,人就清醒了。不强求、不鸡汤、有耐心、有方法、能警醒。一本大众向的心理学著作能做到这几步,在当代图书市场上,也确实够得上“惊艳”二字了。

书摘

人总是兜兜转转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好像搞清楚这个就能获得成长。所以我们会很在意自己聪不聪明。

现在我会觉得,聪明不是我们的特性,而是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的特性。

如果这种互动方式好一一世界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努力解答问题一一我们的能力就会在这一问一答中不断成长起来,所谓的自我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如果这种互动方式不好,比如,你觉得世界和他人太危险,这种互动就会中断。我们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身上,以此来回避世界的挑战。你还可能会经常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这么做是对还是错?我们原本是想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发展自我,但因为没有和世界的真实互动,自我发展反而停滞了。

所以,不要让这种互动停止。否则,你就会死守着一个僵化的自我评价停滞不前一无论那些评价是聪明、能干、懂事或者别的,也无论那些评价来自父母、师长、领导还是心爱的人。

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0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去年风很大的 一本心理咨询科普读物,用童话的形式简洁而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适合作为心理咨询的入门读物。

美中不足的是它真的非常“入门”,如果你对心理咨询稍微有点了解,那可能会觉得这本书说了跟没说一样……

书评

@于凡

“蛤蟆”其实是你,是我,或是他,它就是每一个人。而书中的开场在人们生活中也并不陌生:每个人都向往开心的生活,但突然间却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如果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否认情绪,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残缺。人们身上常见的“讨好型人格”、“无法表达愤怒”、“难以拒绝强势者”、“自我审判”等现象,蛤蟆第一次站在了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了这些倾向的成因。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经历更多并最终变成自己吗?人的成长必定永远是一场战斗,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而且是那种从内心生出的快乐而非依赖外力,它绵绵不绝,在人生低谷时指引前行,让我们不再害怕、不再悲伤。

书摘

“所以哭也没关系吗?,我记得父亲完全不允许我哭。我一哭,他就会说:马上停下来,不然我就要对你发怒了!所以我当然就停了下来。”

“你现在可以选择,”苍鹭非常严肃地说,“你是要听从你已经死了的父亲的声音,还是要允许自己做主?”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蛤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概念,一听会显得愚蠢、不合逻辑,甚至让人害怕。但是越是能帮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也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概念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它们最有可能带你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想你现在也感受到了。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蛤蟆,你现在应该懂了,为什么你会拒绝打开这扇学习之门,因为它通向一条艰苦之路。”

“但这扇门也可能通向深刻的领悟。”蛤蟆平静地说,“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一起努力,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04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作者:史蒂芬·A·米切尔 / 玛格丽特·J·布莱克

一本精神分析流派的入门读物,全面梳理并介绍了自弗洛伊德以来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发展的历史,内容涵盖了现代精神分析思想所有的主要分支,并且对各学派的缘起、流变作了清晰的阐述。

这个推荐语看起来有点学术,但这本书我是当散文看的。作者写得非常非常美,翻译质量绝佳,尤其是描述克莱因那一段,简直绝了。在保持语言优美动人的同时还能保持内容的清晰易懂,真的非常难得。

书评

@cl.

误解弗洛伊德之前,你先要明白你误解了什么。

@海女

书里写的在当年都是bling bling的“欧洲最强大脑”,那些超越时代的假想、那些饱受争议的分析与观察研究,那些跨N科理论体系的搭建~当今一切精妙的治疗,都离不开最初你们开下的“脑洞”。

书摘

但是,1939年后,世上再无弗洛伊德,无人再来裁决各种不同观点中哪个才是真正的精神分析。从此,精神分析的思想得到解放,得以更加自然地奔涌。原来只有一条道路,而今有了许多。原来只有一种传统,而今是多样的学派、多样的技术术语和多样的临床实践形式。精神分析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创造成果。

现代世界急速变化,强调成本效益,执著地追求利润和生产率,在这样的世界中,精神分析那悠长、深思的特点可能像弗洛伊德那张盖着东方花纹毯子的维多利亚时代躺椅一样显得过时。

许多科学哲学家现在对科学知识性质的认识与弗洛伊德那一代的科学家已经不同了。对于弗洛伊德来说,科学是知识逐渐进步、增多的积累,使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对自然的完整理解和控制。而对许多当代哲学家(例如,受到托马斯·库恩的著作影响的那些哲学家)来说,科学提供了一系列不同的、互不关联的世界观,这些世界观是用于解决与特定文化和历史时期相关问题的范型。究竟是对科学范型的支持或否决完全建立在理性选择和实证证据的基础上,还是科学范型也构成了另一种不同的信仰体系,对此曾有相当多的争论。鉴于这些动荡的存在,我们就不会惊讶于精神分析论著中也充满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当怎样看待作为一种临床疗法和知识学科的精神分析。

05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作者:欧文·亚隆

存在-人本流派入门读物。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写给年轻治疗师的珍贵备忘录,汇集了他最真实的经验和最坦诚的交流。翻开这本书就像是拆开了来自亚隆的生命的礼物,它将带你领略心理治疗的独到魅力——“与他人真正相遇”。

书评

@清藤

治疗的核心是关系影响,而非解释。作者极真诚,读来十分温暖又受用。你要去看到自己人性的黑暗面,如此才能接纳、理解他人,毕竟在内心深处,人人如此。读这书打破了我对心理咨询的很多偏见,什么不能有身体接触?作者都会做家访,会邀请伴侣来来帮忙治疗师了解病人,会和病人列一系列的计划等等,还有他的自我暴露,以及怎样把握的度,他鼓励治疗师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一切,而通篇他自己便是个极好的例子。

@若燃

写得很真挚,朴实。印象最深的是即便是最出色的治疗师遭遇心灵枯竭,互相治愈的温暖故事。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有它未能完成的事情,都有需要被治愈的地方。还有那个开车的父亲和不能理解他的女儿。多年后,当女儿坐在驾驶座上开车再走过之前的路,只有自己亲身到那个位置体会才会明白别人的感受。

书摘

我们人类似乎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生物,但不幸的是,我们被抛入一个没有内在意义的世界。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创造一种足以支持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且以一种狡猾的方式否认我们自己的这种创造,这样我们便能够得出结论说意义“就在那里”等着我们。而正在进行的对实在意义的追寻经常会使我们陷入意义的危机中。许多人感到当有意义的事业就要有自我超越性的时候,也就是说指向自我之外的事情或者人(例如爱一个事业、一个人或者神圣的本质)的时候,它们所带有的意义就会更加深刻、更有力量。和处理其他存在的最终焦虑(死亡、孤独和自由)的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发现对于生命意义必须以间接的方式接近。我们必须做的是投身于所有可能的意义中的一种,尤其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基础上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卷入”是最为重要的,治疗师应经其所能澄清和帮助病人移除通往“卷入”的障碍。佛陀教导我们说,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教,一个人必须把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06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作者:JudithS.Beck

认知流派的入门书籍,作者以清晰的笔触、明了的语言全面地展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内容,并辅以大量对话示例及明晰的图表。书中有大量可操作性的家庭作业式内容,对于非心理咨询专业的人而言,这本书甚至可以当做用CBT的方式来自救的人的手册类读物。

书评

@林。白蘇

个人觉得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是有一定帮助的,全书大部分都采用了患者与治疗室的对话,篇幅非常大,在聊天记录中很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对于部分心理需要治疗的人群,是有很大的自助自救意义的。但对于有一定心理学基础的人群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太过零碎,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取其精华。

@至隐隐于书

非常实用,深化了当初考心理咨询师时学的技能。一边阅读一边识别自己的自动思维,“这个疗法太过于科学而缺少人情味”,但事实是,无论哪一种疗法,都有可取之处。令人惊讶的是,创始人贝克博士竟然是一名受过全面训练的精神分析家,他是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实证研究中,证明了痛苦的负性的认知是抑郁症最主要的特点,并发展出短程的认知行为疗法。真是耐人寻味啊。

07

《心理咨询之心》

作者:科克伦

心理咨询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咨访关系。

这本书是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强调咨访关系,探讨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关系技能,以及如何与来访者形成较深的关系,是一本入门前期打基础的书。

书评

@鱼油

我觉得,就建立咨询关系来说,这本书可能我见到的最实用的一本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打基础的好书。这么说吧,就像有一位在你身边的督导师。

@这个人很懒

说人本主义的,很重要却很容易让人疏忽。人本让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从做事变为做人。很难,很重要,却容易被低估。

08

《心理治疗师的问答艺术》

作者:苏珊·班德/爱德华·麦斯纳

知道了构建关系的重要性,那应如何和来访者对话呢?

这本书里有许多模拟各种情形的对话场景,覆盖了从预约到治疗结束的全过程,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可以翻开看看。

书评

@Gustav

虽然都是比较通俗的道理,但可贵的地方是与其他书里抽象的描述相比,这本书主要由虚构的谈话案例构成,给人很直观的帮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大石落地

前半本很不错,有清晰的思路和示例展示开始一段新的咨询时, 咨询师应该注意什么。但是后面具体情景就有点浅了,示范的错误有点太初级。适合非常新的新手练习前阅读。

09

《心理治疗中的首次访谈》

作者:卢卡斯

前面两本基础的书都蛮浅的,这本会偏专业一点,但是非常非常细致,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它不会告诉你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会为你提供许多问题,为你描述什么情景适合你去问这些问题。并且帮助你掌握建立和撰写文档的能力。

书评

@芒来小姐

作者是职业社工,可是这本书心理咨询师值得人手一本,首次访谈之前老师跟我说:先读两遍,不行再读两遍。

@Vianjane

很多时候我们都期待别人能够告诉你HOW TO DO,可是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你只能自己摸索着开始。能够遇上一本告诉你如何开始的书,在一定程度上是让人感动的。书看了一半,感觉还蛮适合刚进入心理咨询或其他任何一个咨询行业,但机构或行业却无法给你提供开始帮助的咨询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更像是给你一些路标和指引,然后让你在探索的时候,可以感觉没那么孤独。

@苏丹红

教你如何尽量敏捷而准确的观察,缓慢而坚定的支持。除了心理咨询师,也适合其他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比如教师。

10

《助人技术: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

作者:克拉拉·E·希尔

不同的咨询流派有不同的侧重及弱点,但这本书里把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整合了起来,取了各个流派的长处来弥补各自的短处,并且介绍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非常实用。

书评

@七枪枪

框架清晰,条理分明,理论和案例的结合讲解也对初学者很友善,最重要的是翻译得很好,一点不别扭,一点不会影响阅读快感。学习理论之后的小试模拟更加让人心生敬畏。

@麦兜小胖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曾经我以为心理咨询就是通过有技术的说话,来解决别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各式各样,程度不一。这本书将助人的过程划分成了明确的3个阶段,探索、领悟、行动,并在不同的阶段中设立了多种技术,助人者通过在咨询过程中运用这些技术(也算是话术),来深入探索来访者的问题和背景,在对来访者问题进行概念化,通过在领悟过程中新的认知代替原来适应不良的认知,再通过行动阶段的技术帮助来访者习得新的适应行为,从而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或个人成长。我到目前还没有去做过这方面的体验,国内如果不具备特定的专业学历目前想要进入这个领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这种助人的方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层面远远大过心理咨询这一部分,不管是亲子沟通还是职场交流,都有广阔的应用情景。

END

 

想要更多心理咨询知识相关内容点击:心理学知识

猜你喜欢:

艺术疗愈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恋爱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推荐咨询师

布菲

晓晖

磊淼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