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你娘炮的样子,但我坚决捍卫你娘炮的权力

文/张昕

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许多对于所谓“娘炮”的群体性攻击。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台湾的叶永鋕事件。

2000年,这个叫叶永鋕的男孩就读于国中三年级,因为举止“女性化”而屡屡被同学霸凌。尽管他的母亲曾经向学校反映,学校却未作任何处理。4月,他被发现倒在学校厕所的血泊中,不治身亡。

他的死因被判定为身体原因导致的突然晕倒,晕倒时头部受到重创。但他真正的“死因”,是因为他受到霸凌、同学会在他如厕时扒他的裤子,他只能在厕所无人的时候进去如厕,以至于事情发生时也没有受到及时的救治——他间接死于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暴力与霸凌。

这个少年未必是一个gay,只是不符合人们对于所谓阳刚气质的期待,就过早凋谢。

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娘炮”深恶痛绝?

大家对“娘炮”的反感,也并非没来由的。

首先,这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作用在作怪。

刻板印象是大脑为了节省认知资源,从而把(在他们脑中的)某个群体内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总结为该群体全部人的特征,然后贴上标签,并将群体中违背该特质的人视为异类。

比如刻板印象认为,男人都爱舞刀弄枪,女人都爱描眉打鬓。如果一个男孩从小就对眼线粉底颇有研究,一个女孩对兵器机械爱不释手,那必然会被周围人非议,哪怕男时尚大佬和女工程师对社会的贡献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其次,这是和中国的男权文化息息相关的。

著名心理学家Hofstede在他的文化维度理论(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当中,就对男子气概(masculinity, MAS)这一维度进行了定义,并衡量了各个国家对“男性特质”(杀伐决断、雄心、好战等)的偏爱和在乎程度(不仅是针对男性,女性拥有“男性特质”也一样被“偏爱”)。

在该维度上中国得分为66分,还算是挺高的得分了,这应该和中国的主流男权文化是正相关的;得分最高的是极其强调男权思想的日本,95分;分数比较低的是性别平等状况较好的北欧几国(如丹麦、挪威、瑞典等),大约在10分左右徘徊。

再次,“小鲜肉”崛起引起了传统认知失调。

亿万年的进化让人们坚信:只有强壮、高大、骁勇善战的雄性才有资格占据更多资源、获得更多交配权。

而如今随着女性经济地位提高,“小鲜肉”作为被观赏、被物化的男性顺应市场而生,颠覆了人们的一贯认知——这些完全不阳刚的,美丽的,柔弱的男性,反而拥有了更多异性的青睐,获得了更多资源和财富,挣得比看上去更具备男子气概的军人、科学家、建筑工要多得多了,这还有天理吗?

发现没?

一旦弄清楚我们反感的原因之后,你就会猛然明白:对“娘炮”文化的喊打喊杀,并不是因为“娘炮”本身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理机制在作祟。

最近对“娘炮”口诛笔伐的起因,原本是主流媒体强制要求观看某节目、延迟播放、强行插播超长广告等行为引起的。

大家拿其他可取做法来进行比较和批判都是没问题的——比如邀请警察来做安全演示,邀请科学家来做科普讲座,邀请运动员来鼓励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而且我认为女警察,女科学家,女运动员也一样应该得到邀请),等等……

但我们不可以对着演员个人,甚至是某个群体进行大肆辱骂和嘲讽。

当然,你可以批评央视对潮流过分迎合,也可以批评他们强买强卖,违背了审美多元化的原则;你可以认为这档节目结构拼凑,立意模糊,制作失败,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和初心……

或者你不敢骂央视,只敢骂小鲜肉,那也可以批评演员演技不好、歌艺不佳,舞艺不精,或你觉得他们压根就不美,都行。

然而现在到最后刷屏的,却一致变成了对“娘炮”“半男不女”的围剿,我不知道参与吐槽的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楼歪了。

下面这些人身攻击都已经算是轻的了:

“如果外敌入侵,难道靠这群娘炮上战场去恶心死敌人吗!”

“变态娘炮荼毒下一代,简直是国家的祸害!”

“哟,这个‘姑娘’怎么没胸呢?”

我在铺天盖地的评论里竟然看到不少“把这些娘炮们当成四害给除了吧”这样喊打喊杀的言论:

甚至在朋友圈也看到有人发:

“将来我儿子要是敢这样打扮,看我不打断他的腿!撕烂他的脸!”

他们担心央视请来的小鲜肉“教坏”小孩,却不担心自己的言行等同于告诉孩子们:

这个人是娘炮,

所以我们可以仅凭一己喜恶,

理直气壮地对他人使用暴力!

舆论氛围对“女汉子”从排斥到比较接受,可能是一个进步。但如果将对“女汉子”的褒扬和对“娘炮”的鄙夷结合起来看,却又微妙了。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女孩不该被传统社会期望所束缚,不该囿于厨房和家庭,不必非得柔弱纤细,等待被保护、被救赎”的观念,这是好现象。

但另一方面,有些人一听到“温柔、甜美、纤弱、爱美、楚楚可怜、贤惠”等原本褒义的标签就会立刻炸毛,仿佛这些沾染上了“女性特质”的词汇是对人的一种侮辱,甚至发明出“绿茶婊”“白莲花婊”一类词汇来侮辱女性化特质明显的妹子。

就像上文所说,在男权文化盛行的国家,不仅男性,女性也一样被期待拥有“男性特质”。如果女性面临的状况都是如此,那拥有“女性特质”的男性会遭受多少白眼就可想而知了。

女生具有了男性化的特质,会被视为升级,是“不让须眉”;而男性具有了女性化特质,却被视为降级,是“枉为男儿”——这说到底,不还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吗——将女性气质视为低人一等、次于男性气质的特质。

所以说,将“像女人一样”的评价视作奇耻大辱的人(对,我就是说郭小四),不论他说了多少冠冕堂皇的支持性别平等的话,内心深处必当是充满了对女性的蔑视。

而且这种歧视不仅是男性有,很多女性自己也有。在世界杯期间,我发现不论男女,很多人都以看球为荣,瞧不起不看球&不懂球的妹子;而韩剧热播、美妆博主走红的时候,汉子们却以关注此类话题为耻(而不少妹子自己也以不看韩剧、不关注化妆打扮等等为荣)。

其实作为观众,不管是看球还是看韩剧,一样都是消遣,谁又比谁高明呢?而作为参与其中的贡献者,一样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工作带动了价值千亿的产业,谁又比谁低级呢?

一方面,刻板印象往往会限制社会的多元化,限制女孩(和男孩)的发展,我们不应该让刻板印象限制个体差异的流动。

但另一方面,很多刻板印象本身其实并不带感情色彩。我相信性别差异存在,但是差异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硬是将伴随性别产生的差异解读出优劣的人,内心一定是深以女性性别为耻的(不管他/她的生理性别是男还是女)。

所以,我绝对不是说女生“不可以看球”或是“应该看韩剧”,而是说当“不看球/看韩剧”被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解读作一种女性行为特征的时候,“看球”和“看韩剧”两种本无高下之分的娱乐活动,竟然也让不少人看出了优越感来,这才是令人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

在这种语境下,“不爱武装爱红妆”的男性,可以说是更难以被社会所容。

不信你看,很多人还痛心疾首地将“娘炮”问题上升到了家国情怀的层面。

这便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的狭隘观念。难道尊重“娘炮”的个人选择,就意味着要把“战狼”型男性赶尽杀绝吗?难道“娘炮”和“战狼”就不能多元地共存在这个世界中,就不能相安无事各司其职吗?

还有人把亡国灭族的重任交到了所谓“娘炮”的肩上:

嗯……原来祸国秧民的是几个熏衣剃面搔首弄姿的美男啊!我还以为是贪官污吏奸商恶人呢!这种论调大家熟悉吗?它有个名称叫“红颜祸水”论。

有人欣慰地表示,就是应该“拒绝娘炮”,“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刚的男儿郎”:

培养下一代勇敢、坚强、阳光、热血的品质当然是好的,可是这种培养有必要强调出性别之分吗?

还有人将“外表、性格、气质女性化”与“没骨气、没血性、没担当”划等号:

我就纳闷了,为啥外表和脾气性格“女性化”了就一定会没血性呢?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是白唱的吗?“没有血性”的锅凭啥让女性背呢?

而一个男人的品格、意志、才能,难道是通过他的外表阴柔或阳刚就能下定论的吗?

梅兰芳也曾被讥为“涂脂抹粉扮女人”,甚至被鲁迅先生暗讽,可是国难当头日寇侵城的时候,他是真正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兰陵王被《隋唐嘉话》形容为“白美类妇人”,可在敌军压境时他是挥戈踏铁马,扬血染戎装,神勇冠三军,毛爷爷都称赞他“能打仗,很勇敢”。

且不用说各类社会新闻上没少见体魄健壮的男人,却只把一身力气发挥在打老婆上,对家庭对社会并无甚贡献。

一个人的外表是清秀纤弱还是威武雄壮,并不决定他立身处世的样子。

家长担心电视节目中的“美少年”“娘炮”会对青少年的性别观念形成影响,这个完全可以理解。

但性别角色的塑造很复杂,这里既有生理心理的因素,也有教育的因素,家长在其中担任的教育作用可以说比电视明星的作用要大多了。

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结论:父亲在子女的性别教育/性别角色认知中非常关键。如果父亲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缺席,就别怪自己的孩子会被电视上几个偶像轻易带偏。

还有一个很重要却经常被忽视的点在于:我们总在说性别教育,却不知性别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加强性别刻板印象(比如“男孩就要有男孩样,女孩就要有女孩样”),

而是为了尊重性别认知的多样性和个体自由意志的选择——即,认清自己的生物性别和心理性别是否一致,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的。

比如舞蹈家金星的生物性别为男,心理性别为女,选择变性之后她反而获得了更成功的事业和更好的人生。

有人也许会说:“许你娘炮,还不许我们不喜欢了?我讨厌谁也是我的自由。”

不喜欢当然没问题。你可以不听、不看,可以在生活中不和他们做朋友,可以自己坚定地做一个硬骨铮铮的钢铁直男,但是请不要使用语言暴力(羞辱谩骂)、精神暴力(孤立)或是肢体暴力(殴打猥亵)去伤害别人。

我们可以不喜欢一个人“娘炮”的样子,但是我坚决捍卫他“娘炮”的权利。

否则,我实在不知道,我们究竟要失去多少个年轻的生命,才能换来群体中的平等、尊重与包容?

在开头提到的那个少年叶永鋕死后,他的母亲成为了性少数平权运动的斗士。叶永鋕被称为“玫瑰少年”。

歌手蔡依林曾经在自己的巡回演唱会上播放了这个《不一样又怎样:叶永鋕篇》的纪录片。

“你儿子非常正常,如果有人觉得他这样不正常,那么是这个人本身就不正常。”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寻求着认同,被教育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正常的,很少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包容,什么是接纳。学会接纳所有的可能性,即使你不一样,那又怎样。正因为有着这些不一样的颜色,才会有缤纷多彩的世界。”

——蔡依林



推荐咨询师

雷榕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