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先让自己无聊起来吧! | 一周全球心理学新鲜事

 

本期一周新鲜事又在周一准时与大家见面啦~春天到啦,大家出去吹吹风,看看新开的花吧!

这次为大家准备的四个话题是:

1、性取向不单单是心理的感受,也和大脑结构相关哦

2、为什么视频会议比真人会议还要累?

3、想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先让自己无聊起来吧!

4、只有当你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新闻搜集-整理-翻译 | Jao

-校对 | 江栖月

一、性取向不单单是心理的感受,也和大脑结构相关

 

随着世界不断发展进步,同性恋群体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过程中,也被更加科学和认真的态度所接受。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尝试探索不同性取向的人们的脑部结构是否存在特定的解剖学差异。

早期一项脑成像报告的研究就显示:“同性恋男性下丘脑前部的一小块区域比异性恋男性小,却与异性恋女性的同一大脑区域高度相似。”这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兴趣,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性取向都为男性的人们的特定大脑区域相似,同样,性取向都为女性的人们的特定大脑区域相似。

 

最近的一项研究也再次证实了这个看法。最近的脑成像研究结果显示,视觉皮层区域的差异、两个半球之间的一些不对称性以及大脑前部皮层厚度的差异都与性取向相关。

研究人员为了排除小样本容量的影响因素,收集了18645名男性和女性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数据,结合问卷评估的调查,最终提取出了关于性取向行为的大脑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性取向相同(同样取向男或取向女)的人,他们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枕叶区域和负责运动大脑前部皮层的厚度在结构上明显高度相似,尤其是性取向为女性的人(也即是异性恋的男性与同性恋的女性)。

这也就是说:排除性别的影响因素后,人类特定的大脑结构细微但却偏于一致的差异与人类性取向的异同息息相关。

 

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有趣的思路。但研究人员仍然强调:我们不能仅仅通过神经影像学数据和基因就来预测和判定一个人的性取向。

二、为什么视频会议比真人会议还要累?

 

过去的一年里,不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日常工作都逐渐从线下转移成线上。视频交流已经充斥在了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虽然我们能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让工作保持高效率,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每场视频的交流后,好像我们总是感到筋疲力尽。

最近,斯坦福大学教授、虚拟人交互实验室创始主任杰里米•拜伦森发表了一篇论文,探讨了导致“视频会议疲劳”的潜在心理因素。

 

在社交场合,长时间的目光注视会引起焦虑。

早在1965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就表明:在社交活动中长时间盯着眼睛会引起焦虑。Marcel Takac等人2019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表明:说话时被盯着看甚至会引起生理上的兴奋。

长时间的通过屏幕的虚拟目光注视,同样也会引起焦虑。

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目光交错,把相互注视的次数减到最小,但在视频交流中,却正好相反。尽管实时的视频为我们提供了可视的画面,但实际上非语言线索难以发送和接收,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发送和接受信号——夸张地多点头几秒钟表示同意,直视摄像头(而不是屏幕上的脸)试图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

这些经由媒体产生的对动作行为的“持续监控”给我们带来了成倍的认知负荷,并且这种认知负荷还是双向的。

 

同时,视频的画面会限制我们的移动,就像被困在摄像头的视野中。我们减少自己的动作,不再起立踱步,伸懒腰,低头在记事本上乱涂乱画,甚至减少了走到饮水机前接水的次数。而有许多研究表明:充分的运动会在会议中催生出更好的表现。

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tips可以减少视频交流的产生疲劳。

· 尽量不使用全屏选项,选择缩小视频窗口的大小来减少对自己的监控和与他人的目光交流。

· 使用外置摄像头来增加我们视频交流时的活动范围。

· 尽量使用舒服音质的耳机或扬声器,减少电流声所带来的焦虑感。

· 减少非语言动作的表达,避免双向认知负荷的不断增加。

三、想要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先让自己无聊起来吧?

 

“好无聊呀,没什么可做的,真没意思。”

每当家里小朋友发出这种似乎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赞叹时,作为家长,总是想立刻能给孩子找点事情做,特别是在这个疫情尚未完全褪去的假期。

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是,在孩子与朋友隔离的同时,也远离了繁忙的日程。特别是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禁闭期”的一天天延长,似乎警钟也逐渐敲响,家长们绞尽脑汁想要变成孩子的玩伴儿,以填补孩子的空闲。

但其实,孩子完全能适应思绪在无聊的空间里自由飘荡的时光。过度地安排和微观管理孩子的生活,无疑是在阻碍孩子创造力的蓬勃发展。

 

“在一个深刻的层面上,人类的独创性和创造力,与自己独处时以及沉浸在某个特定目标的情况下头脑放空时产生的自发想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乔纳森·斯莫尔伍德博士认为:“无聊时光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富有成效和更具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教育博士博巴认为:“创造力和它的近亲好奇心是孩子成长所需的七大优势之一,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培养出对好奇心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能够去想象、去创造的能力,他们就能对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

换言之,当孩子进行独自探索和自我发掘时,他们就会发展出好奇心、发展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出发散性思维,进而茁壮成长。所以不妨给家里小朋友留一些自由的、闲散的时光吧。

如果你也想自由涂抹

自由表达

 

本周六14:00

艺术疗愈带你朝内更深地探索自己

找回失落已久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家中也可以常放一些开放式玩具或用品,如积木、颜料、彩色铅笔和纸、毛线球等,不需要什么“正确的方法”或“正确的答案”,让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随时通过媒介自由表达吧。

尽管年龄较大的孩子似乎被科技束缚住了,但他们也可以通过远离设备来获得这些“无聊的时间”。即使是已故的Apple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也曾支持这一说法:“我非常相信无聊……所有的(科技)东西都是美好的,但无所事事也可以是美好的。”他怀念年轻时漫长而无聊的夏天,也正因如此才激发了他的好奇心,有当今的成就。

创造力在我们这个快节奏、不可预测的世界里是如此的重要,正如博巴博士所讲:“如果你想培养出有创造力、有好奇心的孩子,就让他们一个人安静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表达吧。”

四、只有当你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当我逐渐了解核心情绪以及学会与情绪合作时,我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希拉里·雅各布斯·亨德尔

大多数人是在“情绪控制”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情绪的正式教育,社会甚至赞扬那些可以隐藏和控制情绪的人,并认为他们是坚强、坚忍或独立的。因此许多人不理解情绪,也不知道如何驾驭情绪。

我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阻止核心情绪的表达,这虽然防止了我们在家庭,同龄人以及其他团体中,被集体的情绪所淹没。但事实上,当我们对情绪的表达有太多的抑制时,便造成一种矫枉过正的状况——失去了自由表达的机会。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状况?

1. 坐在工位上左顾右盼,渴望喝一杯咖啡。

2. 总是避免与另一半发生冲突。

3. 当别人和你谈论悲伤的事情时,你会有些奇怪地笑起来。

4. 讲话很难放慢速度,很难以一种放松的方式表达。

5. 有时不能接受他人的赞美。

6. 不喜欢孤单一人,同时也不希望和他人太多地交流。

7. 经常责怪和评判别人。

8. 总是忧心忡忡 。

9. 经常经历焦虑或抑郁情绪。

……

如果你在上面列出的事情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那就试着减少对于自我情绪的限制吧。这些无意识的防御行为,是大脑为了避免不舒服而采取的行动。从童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学着去防御,但随着逐渐成年,这种防御所带来的自我限制往往远大于自我保护。

 

情绪是对环境的正常反应。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喜悦,兴奋之类的核心情感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环境,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但过度地隐藏情绪却是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根本原因。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好奇

为什么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

因为微信改版啦

喜欢我们的小伙伴们

按下面的提示打个星标

让我们不错过

 

 

 
 

 



推荐咨询师

布菲

吴天际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